开关展窍与河车之事不尽相同。虽然开关展窍是打开了逆运的路途,也即是打开了河车之路,但是开关乃是运行后天的真气,河车则是运行后天的金水。当功夫到了河车这一步功夫,则如同日日筑基而无分别了。但开关展窍却是在筑基之前。换句话说,开关展窍如同运矿石,而河车之行如同运黄金。二、 开关展窍行功秘程
1、备一丹室(能安静之处便可),我于其中盘腿静坐下来,(按平时习惯的静坐方法,若无习惯的方法,那么就将腿脚盘起而坐。按自己的能力,能双盘的就双盘,能单盘的就单盘。总之,一切以自然舒适为主)首先静心,放下平日一切烦琐之事,尽量不去想其它事物。接着轻闭嘴唇。然后接下来就开始调息,平缓而细长以后,就可以行下一步功夫,当然,心静而气自然平,应该以不调之调为最上。
2、等调到鼻息平和以后,就将双目微闭,从而内观自身。此时,以神注肾根之下阴跷一脉,即将神意之念等等停住于阴跷一处。阴跷在肛门之前,睾丸以后的地方,类同于会阴一处,但决不可等同于针炙学上的会阴一穴。正确位置即于会阴穴内上一寸三分,为其中心位置。
3、如此片刻以后,便将心神与内息提上虚无窍内,这个虚无之窍,在肚脐后面,腰部的前方,心口的下方与肾的上方这一带,位置广阔,千万不可以拘执某一处。
4、然后就在虚无之窍内,停神安息。停神,就必须要神静,如果神燥而不安,那么就不能停,强停也必不在虚无窍内,而在窍外,无助于修练,并使神损而快耗,促短生命。或者是妄神、邪气与淫精混杂,其病主更深了。如此,乃是与修道之事有南辕北辙之歧。安息,就必须要调之有度而方才能安。息调平而神也就自得安静,神安静息也就能达内。息达内,就是内息,丹经中称为橐龠。内息呼之而不出喉,吸之而归于命蒂。从而又可达于踵。也就是庄子讲的:“真人之息以踵”。相接不断,绵绵若存,彻于涌泉,而往来不绝。初时停神安息于虚无窍内,应当以自然为主。如果心太过于严,那么就会使心火上炎,所以务必要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却不是听其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文火”。如果这时候心太散,那么就会使心液乱露而冷凉,所以务必要守住此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武火”。文火与武火的烹练,在丹法中是贯穿于始终的妙用。
5、如此调到内息匀称,然后勿忘而勿助。以内息而踵外息,即内息为呼,而鼻中吸气。以外息而踵内息,即鼻中呼气而内中为吸。
6、这时候,心如同虚空,因有息相依,那么就是真虚。又因有息相随,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