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道家内功法术研究(一)
2013-01-01 16:55:18 来源: 作者:青龙山人 【 】 浏览:13103次 评论:0

序言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丰富、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世界上,凡是炎黄子孙,不管什么地方,只要他良知未泯,都不能不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更好地使人类这一文化宝藏发扬光大,为四化建设,振兴中华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中华民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浩翰的画卷,尤其是道家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道家文化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它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极其丰富的宝藏,有待大力发掘、探索,使其发扬光大,古为今用,为四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服务。

发掘探索和研究道家文化,并不单只是专家学者才能做的学问,道家文化最注重自身实践验证,每个有志气的炎黄子孙都可以探索研究。我们的东方文化在西方科技昌盛的几个世纪之中,由于多种历史的原因而黯然失色。人类的物欲被科技助长的生产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物欲还在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人们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同时也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痛苦。这是一个有文化又无文化的时代。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类却陷入了困境。人类需要一种新的宇宙观,人类需要一种新的文化。许多智者预见,人类的曙光将重新在东方出现。中华民族文化将再次发出灿烂的光芒。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应全力为中华民族文化再次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在道家文化中,以修道(包括气功)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是极其丰富和十分珍贵的。因为其中凝集着的,是几千年来无数的前辈们倾其毕生心血、乃至生命,去从事实践和探索的结晶,是实践和理论反复升华的瑰宝。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其指导思想,表达方式等可能会有许多错误,这些问题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不难鉴别的。对此,我们没有必要采取盲目的全盘接受的态度。但是,若全盘歪曲、否定、批判、抛弃这一大批可以说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财富,除了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特有表现外,留给人们的只是他们那种愚蠢、丑陋的形象。

道家修道文化中,有两大特色是其精华所在。其一就是金丹内功术,它的初级功夫就是现代称之为气功的各种功法。目前在全国修习气功的队伍已经相当庞大,在气的层次水平上,已经不再神秘,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这是近十余年来气功、人体科学研究的丰硕成果。

第二大精华就是道家法术,古代称之为符咒术。法术是道家几千年来长期赖以助道和济世的密功奇技。古代先贤指出:“内用成丹,外用成法。”这充分说明法术的基础物质仍然是“精气”,法术的内涵仍然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不虚幻神秘。长久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使人们对道家这一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望而却步,认识非常肤浅,难窥其庐山真面目,迄今仍只是被极少人所掌握,在小面积内流传,甚为可惜。

任何传统文化,只要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自然法则所淘汰,那么其中必定有其存在的科学精华内核,具有客观的科学价值。就应该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中合理的学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升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青龙山人所撰的《道家内功法术研究》阐述了大量道家鲜为人知的学术思想和修习秘密法门的诀窍,可谓一份不可多得的道家珍贵文化资料,它披露了一些世间少见的内容,可供大家在研究道家法术时有所凭籍和依托,亦可作为研究入门的向导。撰著者青龙山人先生道派家学渊源,祖辈数代均是道中知名人物。先生幼承家学,少年入山修习南派丹法和神霄雷法等法术,深得个中三昧。虽然性如闲云野鹤,心志淡泊,意在山水之中,仍不愿道家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不被人理解,甚至遭曲解或湮没于世。乃毅然命笔,将道家法术中大量三口不言,六耳不传的千古秘密精华尽泄于纸,使人读之如拨云见日,如夜行秉烛,豁然洞明,实属一份极为珍贵和难得的研究资料。

道家的学说长期与道教思想的宗教观念浸溶,其中难免混杂一些封建迷信糟粕和大量尚未被现代所揭示的深奥真理,其甄别、筛选整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不能轻率地全盘接受,也不可简单地不负责任地否定。孰是、孰非,有待大批有志者的探索、研究和验证,并企望由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得到检验,从而得出中肯的结论。


哲学观和方法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我们研究气功、特异功能、法术,就必须了解和掌握道家思想以及方法论。

道家的哲学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历代先师们证道实践,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远远超越现代多种哲学思想的范畴,更为深邃广大。只是因为长期没有被破译成现代语言和加以准确的阐述而已。相反,因为修炼的人在文化界不普及而被曲解和断章取义,被误以为是唯心主义,这是莫大的遗憾。

哲学涉及到人们对世界的最基本的认识。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为唯物论哲学;承认精神是第一性的为唯心论哲学;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前提下,承认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哲学;而否认这一观点的则是机械唯物论哲学。由此可见,哲学的营垒对立何其分明。

道家的哲学观,并非唯心论哲学,它是一种科学性极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对物质和精神的观念是以阴阳鱼图囊括的,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对立统一的存在形式,精神也是物质,是空间客观存在的非肉眼所能观察的一种特殊物质。精神和物质这两种物质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世间的万事万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长阳消,阳生阴退,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气功修炼的性命双修就是把握阴阳的方法,所要掌握和突破的就是“阴阳鱼”中间的弦。因为阴阳只是万物存在的模式,要复归于无极,就要将太极中的弦“复扭”。太极只是无极“○”的扭转,其中的弦就是扭转后无极边沿线的挤压重叠状态。“复扭”就是扭转回复到本来状态,也就是道。

道家的研究方法虽然多达三千六百门,但是可以用一句话高度概括,这就是千方百计地突破太极图中的“太极弦”,复归于无极态。这就是道家学说的真谛。吾在教材首页所附的太极元神图(图缺),就是直泄这一千古之密。研究者依据此理,不难举一反三,破译道家学说的精髓。

道家学说讲究把握阴阳,阴阳由于中间太极弦相隔,不易突破,故突破这一障碍就成了修真的大关键。近代学说认为存在着多维空间,人类生存于三维空间,与多维空间存在着障碍,这一障碍实质上就是从古研究到今的“太极弦”。

道家对精神的解释是多层次的,现代哲学还只是停留在道家关于“识神”这一初级层次上,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还不能对“元神”进行科学研究。当然近年来提出的场理论和对外气的研究,初步证明气和场都是物质形式的客观存在,也是具有物质特性,这无疑是现代科学研究道家哲学的一大飞跃和突破。

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这五千言实际构筑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哲学体系。从人到宇宙,从物质到精神,在无数个层次范围内的物,不管其看得见看不见,它都一概包容其中,而且层次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

道家的哲学思想方法,始终立足于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探明了道、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和位置。道高于天地人,道统摄天地人,道贯穿于天地人。人既类于万物,又别于万物,人汇集了天地之精,人是天地宇宙的缩影,人与天地是不可分的。道家的方法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内求法”,就是走的整体把握、深入认识这样一条路线。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手段,但是道家仙祖对于天地人的认识,通过对自身的人体科学研究,在深度上大大超越了现代人。

道家最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天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30/30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通灵秘法修炼神功 下一篇道医六不治,道法十不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