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道家内功法术研究(十八)
2013-01-01 16:55:18 来源: 作者:青龙山人 【 】 浏览:13129次 评论:0
步,才能真正体会到如何调心、调神。识神和元神之间,也是一个太极模式图,识神为阴,元神为阳。吾有诗云:“说阴阳、道阴阳,阴阳中间隔堵墙。欲见真性化阴阳,需凭德器折此墙。修真明得此中理,九天下诏接仙郎。”

修德的外在效应,正应一句俗语;“得道者多助”。修真人在未得道之前,就必须信守“重德、修德、守德多助”的格言,积善为德,以德入道。这个多助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有空间信息界的帮助,也有物质世界人、事物的帮助。要取得三界所有的帮助,就必须广结善缘,广种佛田,对人如此,对动物、植物、事物亦应如此。你才能为自己修真制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古代亦称之为修“外功”。很多人积德求报,而且希望现报,此乃执德,执德是无德的表现。修德者并非无报,其报在天,其报在道,报之于无形也。修炼至调神境界时,这其间的因果关系就会逐步知晓。所以很多师傅说,功夫的提高,并不完生在“炼功”这二个字上,而在于修德上。

修炼二字,修是根本大法,炼是基础之方。上乘境界乃修持所得。修为和坚持、行持乃进入上乘的根本之法。很多人炼气功多年,真气颇足,但总感到功不上升,难入佳境,只以为是功法不理想。其实,法无定法,万法归宗,它归宗在炼功的基本原则上。这个原则就是明心见性、修德明道。只要我们掌握了原则的要领,就可获得最佳的修炼方法。

调神的稍高层次买际上就不是靠炼的,而关键是在修德工,当你进主下意识状态后,你自己才会明自。当你遇到特殊的情况,而出现了微妙或者奇妙的变化,或者化险为夷,逢凶转吉,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妙故事时,你仔细体悟,回忆自己所做过的善事、善行,就自真正明白神修的含意,就会明白“得道多助”的内在玄妙。修德的善行越多、越大,那么你的心灵就越易净化,元神就越活跃,主观意识和元神之间的通道就越畅通,太极弦就会敞开,识神与元神之间就容易同步作功。修德明道的人,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强场,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帮助,特别是无形仙师们的帮助和各种信息的支持和扶助。

修德是修真的重要原则,也是修真的重要功法,特别是修性、明心见性的重要技术方法。古人用修真一词而不用“炼真”之语,其玄奥也在于斯。修德之大法,非此不能入室,非此不能进门。从前将此称之为外功。经云:“太上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乃修真至言,非虚说也。修习内功虽然可以延己之命,祛疾增寿,以安享天年,但不能感格空间的上、中、下三界的各层次信息,获得无形帮助有形的效应。只有内外兼修,性命双修,内炼金丹,外积善德,才能感格天地而动鬼神,内外齐修,双功并进,直趋修真之门庭,继而登堂入室,完成修真大业。


四、修真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大志

入道修真和炼气功,都必须树雄心立大志。人人均应树立起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高瞻远瞩,不甘于小成。前贤不畏后贤,后来者应有居上之志。

要立志,使志向高尚远大,首先要了解修真的妙谛,了解和掌握修真的基本理论,了解其方法,了解其层次,穷究其理,通晓修持法门。对这些了解得越多越透彻,才能真正树立大志向。否则如盲人骑瞎马,修炼很容易半途而废,修炼过程中也无法逐步提高,不易发现和掌握修炼中的妙境,也得不到两界师父们的接引和帮助。

志向大小、高低的确立,是依据各人思想对修真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确立的,所以也应依据思想认识的提高,不断修正提高志向。超凡入圣远大志向的确立,还必须遵循下述几点要求,才能确保志向的远大和可行性。

1、正确对待世俗。前人认为,世界乃是一个积情的大场所,世间人皆被七情所困。七情六欲都是造生孽因的根源,凡人自食其苦果而不自知。是故情浓于妻子,则毕世牛马;情炽乎名利,则终身为缰锁羁困。古者达人高士,都视世俗如仇。今日炼功者,大都混迹世俗,处身于社会之中,七情六欲之干扰尤为剧烈,其身心无时无刻不被后天的物欲所熏陶,受到侵蚀和污染。

先师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这里的“大”,就是指大志向、大抱负、大定力。隐于朝市之中修炼是对修真者的一种严峻考验。正确对待世俗就是一项严肃的课题。没有超凡入圣的远大志向,坚定不移的修真毅力,就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就无法抗拒世俗情欲的干扰。就很可能随波逐流,被世俗浊流所淹没,将苦苦修为毁于一旦。修真者要达到和保持心清静、意清静、身清静,进入真正的气功状态,就必须正确对待世俗,不断地涤去人心、欲心、识心、凡心,使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经常拂拭,勿使沾上尘埃,通过主观的努力逐步达到“无镜亦无台,何处惹尘埃”的上层境界。

修真者要学习莲藕荷花的风骨。莲藕晶莹洁白如玉,深植污泥之中而不染,荷花出自于污泥中,但一枝独秀,清香沁人心脾,洁白无瑕,毫无娇柔造作之痕迹。它们虽处于污泥之中,但不被污泥所污染,反而从污泥中提取营养,为己所用。莲藕荷花的这些特性,诚为修真者的楷模。许多功法中取莲花用为功法,其意义是很深长的。观音坐莲台,实质上是功法,莲台象征着千古佳话,象征千古以来的道德精华部分。人要出污泥而不染,朴实无华,要尽量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清静状态,尽量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保持一生一世。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之中,始终象莲花那样,生于污泥之中,却长出洁白如玉之藕。藕虽有节,心空而不染污泥。修真人始终要注意保持荷藕的风范,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有污泥浊水影响,随时随地都有一些矛盾和困难牵制。但是自己不要为外界所动,不为世俗的表象所引诱,也不为世俗的邪恶压力所动摇。尽量地在自身的环境中,站稳自己的脚跟,明白自己的事业。有节气但心空不染俗尘,不为环境所左右,不为他人所干扰,不为酒色财气、名利是非所干扰,正直无邪,无私无欲,一心修持,才能脚踏实地地达到大志向所定之目标。

2、寻访明师。俗语云:“良鸟择木而栖,择之不精,必下乔人谷。”修真之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修持以性命双修为正途。“性靠悟,命靠传”,入门修持必须明师指导,才能节节应手,步步顺利,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修持程序。

明师,是指明白、通晓修炼步骤、过程、方法、诀窍的老师,并且其自身经过切身实践体验能够解惑、释疑者。道家学说,三千六百门,内容庞大复杂,千门自派,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并非唯此一家独好,唯我独尊。自我标榜者,并不足取。初入门问道者,应当勇于探道,就正高贤,参稽载籍,执中而不失其权,才能访得明师。

穷理、尽性、了命,如无明师教诲指导,任你百般聪明,也难通透其中玄奥,一纸之隔如隔千山。无明师指导则理难尽义,性难明真,命难漏尽,修业很难达到上乘境界。师寻徒易,徒寻师难,有心向道,蓄德为先。寻师是难,但世间并非无师,空间之师则更多。树立大志和重德、修德是寻到明师的关键所在。必须有德、有志、有探道之勇气,才能水到渠成,机缘际会,寻到明师接引。

关于真师、假师,前人有诀云:“真师者,观其形,道貌岸然,形瘦神灼,足捷身轻,双眸炯秀,内蕴光明,巍峨顶骨,鹤发童颜,举止潇洒,言语清新,叩问玄旨,对答纷纷,非本直论,即据丹经,声声三品,神与气精,如斯内外,所遇乃真。假师者,面黑神昏,头无鹤顶,眼带蛇纹,劂口如蜜,语涉旁门,烹黄煮白,御女采阴,或施小法,摄物招魂,与谈玄奥,莫测高深,倘失其察,玷污清名,有心证道,慎勿相亲。”择师者,上诀可以参考行之。

修真人寻师,一方面要寻访明师,一方面要注重万事万物皆可为师。万物皆有道,德无常师,特别是炼性功,如不掌握万事万物皆可为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天罡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18/30/30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通灵秘法修炼神功 下一篇道医六不治,道法十不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