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整体而下,左侧鼻孔之气顺脊柱左侧而降,右侧鼻孔之气沿脊柱右侧而降。三股光气过玉枕穿夹脊经命门渡尾闾,在此合为一股,又分成两股,从两侧绕过肛门(此时肛门应是提肛状态),包裹和吹焰炉中之火,火焰熊熊按要求闭气片刻,同时存想光炁弥漫锅的四周,充满小腹腔区,一部分进入空锅内如云雾状,凝聚锅内。观想清楚和闭气数足,随着呼气存想锅外四周之光气聚为一气柱,沿任脉的深层向上过脐部、膻中处、经气管深层上升至咽喉,上升至咽部入泥丸,注入上丹田中。
然后,再按上述过程从九霄之兜率天处存想,呼吸采聚光炁于体内,如此反复修持,二十四次呼吸为一组,修持1-----3组。如果炼静坐时修习此法也同时修习其他功法时,则可以口中津液满口,吞咽滴注锅中为度,不必再接炼此法,根据自身功底基础和效果灵活掌握调节。
二十四次为生发兴旺之数,修习时不要分精神去记数,只要求暗示自己按此数行持,有此概念即可,如感觉似乎数足即转下一组就行了,时间长短和次数的调节,以不疲劳为度,应循序渐进,不要因贪功冒进反而弄巧成拙。此乃武火,不可过烈,避免损伤和副作用,当头晕和头部过热难受时就说明火烈,应缩短时间、次数。
按此法行持,必然口中金津玉液逐渐充满口腔,侯其满口急需下咽时,停止武火采炼,存想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的横隔变为锅盖,呈穹隆状,中央有一孔,孔中一管直通咽喉。存想分明后,将口中唾液分三次缓缓咽下,注满管腔,然后缓缓经盖顶的孔隙,一滴滴,历历分明地滴入锅中,与锅中氤氲光气混溶一体。管腔中之液应分三十六滴,滴注于锅中,存想其过程有声有色。滴注毕,随着呼气存想锅盖下降,严密地盖在锅口之上,锅顶部正在丹田神穴处,管状物消失,顶部仅有一个小圆孔,再存想自己心脏内移出赤红色珠丸一颗,经膻中下降,正好嵌合于锅顶小孔上,将其孔封闭。
聚灵法至此为一次,如单炼此法,静坐片刻后仍可接上法行持数次。也可以在滴注后暂不降下锅盖封锅,而接着继续进行采聚之法,如接炼其它功法则应在封锅后观炉察火片刻再接下步功法。也可转入收功。
3.收功:
松开所结之手印诀目,双手掌在胸前合拢,成合掌式,指尖朝前上方,心颂默念真言曰:
叩谢师恩,助我修真,灵光元神,
速归吾身,神归炁穴,五脏玄明。
此口诀在心中默颂三次,然后接行下面收功动作:
颂毕,存想自己在无边无崖的大圆形灵气场中央,此球包容了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存想此球随着深吸气,迅速收缩变小向下丹田之中缩聚,与此同时,双手向两侧上方伸展开来,掌心斜向内上相对,如举手状。随着深吸气和光气的聚合而缓缓向胸前合拢,下降,最后合掌于胸前成合掌十字手。如此向下丹田反复收聚灵光真气7次或9次,女性收聚6次或8次,呼气时丹田大放光明。继而双手擦掌至有热感后干洗面部、揉擦双耳、风池、大椎,再以双手握成空拳,用手背擦两肾区,接着双手在腹部脐门处叠放,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扪住肚脐(女性相反),睁开眼睛,收功过程完毕。
附注:采光聚炁法是用“间歇呼吸法”,是武火呼吸法,“间歇呼吸法”也可用于胎息、真息勾引法之中,用于静坐刚开始时或静坐中杂念丛生时。
此呼吸法呼吸的频率要求细、匀、慢、深、长,呼吸的模式是吸---停----呼的节律。呼吸节律的长短要求,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练习的第一周按照吸气四秒钟,闭气三秒钟,呼气三秒钟的节律进行;第二周按吸气五秒,闭气四秒,呼气三秒的节律练习,第三周按吸气六秒,闭气六秒,呼气四秒的节律练习。
以后逐渐增加吸气和闭气的时间,达到入多出少,以延长闭气时间为主.每星期只可调整1---2秒钟左右,万勿操之过急以免产生憋气和耳鸣,眩晕、出汗、大便溏稀等现象。循序渐进地调炼,调整至每分钟只呼吸一次即算功成。
此呼吸法对外气的引入或内气的储存调动都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一方法是后天有为之法,如何使它符合自身内环境和科学地掌握进度,使它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就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掌握好进度和火侯。每次练习应控制在半小时至四十五分钟,不宜操练世间过长,短则数分钟,在静坐的清除杂念过程中使用时尤其如此。专门练习此法时可稍长一点时间。自行灵活掌握和调整,不急不躁,不松不驰,循序渐进。
此呼吸法运用时使用逆腹式呼吸法,即吸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收缩腹部下陷,胸腔充分扩张。呼气时腹部肌肉缓缓放松。
此呼吸法吸气时会阴部肌肉应微微收缩,如忍大便状,使会阴三角区获得气机调整,产生内热,有助于届时下玄关的开启。呼气是缓缓放松。这一点非常关键和重要,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行持才能产生整体效应。初习聚灵法者可先不要一下手就存想意念活动,而是在熟练此呼吸法的基础上再加入上面的意念活动两法融合在一起发挥最佳效果
苍龙炼形法
开通脉
炼气功的第一阶段最主要的关键的任务,是开启身体上与外界相交通的相关重要位和将阻塞及瘀滞的经络疏通,使气机循环进入舒畅的正常状态。为了加快体内病气、浊气、阴气、邪气的清除,位开启的通透性必需炼至比一般的正常人窍还大,达到完全洞开,并且通过长期不断的坚持而保持它们的良好通透性,防止它们弥合关闭。这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基础,是气功养生学的根基所在。
开
全身位众多,360各有司职和功能作用,其中36大是气功前期必需开启的重要门户。修炼者将逐步地将它们逐一修开,为养生所用。初炼者主要是治疗和康复疾病,所以第一阶段的基础是将与气机推陈入新直接相关的位修炼开来。全身的位都是内环境与外环境交通的体表门户,它们既能排出体内的浊气、病气、邪气,也能吸纳外环境中的正气和具有营养作用的微观生气,全身的位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主司纳入正阳清气补充体内,例如百会、肩井等位;一类主司排出体内的代谢浊气和病气,例如涌泉、足趾尖等位;更多的一类是具有双重功能的位,既能纳入也能排出,例如任督二脉上众多的相关位。所以气功养生极其重视开,将开作为修炼的关键和基础。古称修门户,门户开则能顺利地吐故纳新。
第一阶段需要首先炼开的位,上半身躯是劳宫、百会和双手的十宣;下半身躯是涌泉和十趾尖相关位。上半身的劳宫、百会和指尖的十宣,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纳新”的吸入天阳清气、正气有益于健康和治疗疾病的生气,而以“吐故”排泄浊气、病气、阴气、邪气为辅。下半身的涌泉和足趾尖的位,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吐故”的排泄浊气、病气、阴气、邪气,而以“纳新”的吸入大地之正气清气为辅。
以纳新为主要生理功能的位门户和以吐故为主要生理功能的位门户同时都打开,才能使身体内环境和自然外环境构成气功的生理循环系统。正气、清气循以纳新为主要功能的位门户进入躯体滋养全身,浊气、邪气循以吐故为主要功能的位门户排出体外而预防治疗疾病,维护健康。
修炼气功的第一阶段最科学和合理的方法是先将身体这一所“房屋”上的门和窗(人体体表的36大称为门,其余位称为窗)全部打开进行“换气”,使房中的浊气能排出,新鲜空气能进入内环境中,这样才能适宜于居住生活,居住者才能健康和舒适。所以开是气功养生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第一步,必须认真地做到并且加以坚持,逐步将全身位打开。
通脉
经脉是人体生命气机的传输系统,人体全身俱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以及分支型络脉。这就象一个城市的交通建设状态,分为主干线街道和支线街道以及街巷弄堂。街道的宽窄和交通的科学管理是交通是否畅通的关键。交通流畅,则生机勃勃百业兴旺。
人体的经脉与此理相同,经脉有粗有细,直径有大有小,充盈饱满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