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一)
2012-12-27 13:12:46 来源: 作者:青衣道长 【 】 浏览:12191次 评论:0

《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

编者按:玄觉虚空阴阳双修细密功程真诀乃无上神仙栽接密法,为青衣道长所传,实属道教阴阳法派经典,现整理出全部,仅供参考。

第一节、开关展窍

一、 要论

开关展窍乃是开启进入虚空阴阳双修之玄门而能直达修真之真正的捷径,其作用宏大,意义非凡,可愦憾是却未被修真学者重视,更有甚者不屑一顾,认为多此一举,实乃误人,盖不知,大凡得其真传有明师指点的修真人士莫不对此倍加重视,而从不轻视之,著名的道教阴阳法派经典名作《金丹真传》的作者孙汝忠先生,也实曾言“开关展窍,当在筑基之前”,是可见开关展窍一事在阴阳双修中的地位甚重,仙翁淘存存也云:“修道之人,如不开关,就先言筑基练已,此乃融鞋搔痒之举,如此无益于事”如此言之见,大凡著书之说,讲授后天修练法程下手功夫的,倘只言筑基练已二层功夫的,此必为之一乃为作者保守之,二乃著书之人不知修练诀微,不过,修道练法关键多在细微之处,自古均被知者珍之难以轻易示人,但若不授之,学者自徒劳费力,必走弯路,否则怎么会有此一说“细微诀窍,师不道破,则难达臻境矣”,吾此为了宏道之愿,故不惜点破千古之秘,在诀微之处——点破,还望读者学者珍之自习。

开关、展窍,是两种作用,即开关是开关,展窍是展窍,但是两者又互相连接在一起。为同时发生,都是以阴跷之气萌动,然后摄入鼎内,勿忘而勿助。之后使后天之气生起,再调再烹,使真机自动。我乘其动而引其运行,不必去着力开,而关自然开,不必去着力展,而窍自然展。但这一切都要是自然而然,切忌着力,又忌当面错过而不知。

开关,是开何关呢?当阴跷气萌动的时候,也即生出了后天之真气,当此真气升达泥丸之时,已经将关口一一打开,也即是河车之路打通。以备追摄彼家异性气血于我身中之时,通畅而无阻。其间所开之关口分别有:尾闾、夹脊、玉枕。

展窍,是展何窍呢?窍也有三处,分别是:泥丸、土釜、华池。这三窍,凡人不展则闭。合闭以后,自家的真气也难以进主,如果不将其展开,又怎么能将彼家异性的气血等物纳入呢?所以在虚空双修之前,窍也当展开无碍,方可进行男女双修,否则双修无益。

运行自家真气开关、展窍的火候要妙在于,乘气机乍动而又静时的交会之机,微微起火,逼过尾闾,从而逆流天谷。

讲到这里,又有必须注意之处。古仙有云:“一窍展而百窍皆展,大关开而众关开欤”所以学人尽量不要拘于一处,一点,一团的感觉。而尽量使众窍齐展,众关齐开。

但又须知开关展窍与河车之事不尽相同。虽然开关展窍是打开了逆运的路途,也即是打开了河车之路,但是开关乃是运行后天的真气,河车则是运行后天的金水。当功夫到了河车这一步功夫,则如同日日筑基而无分别了。但开关展窍却是在筑基之前。换句话说,开关展窍如同运矿石,而河车之行如同运黄金。

二、 开关展窍行功秘程

1、备一丹室(能安静之处便可),我于其中盘腿静坐下来,(按平时习惯的静坐方法,若无习惯的方法,那么就将腿脚盘起而坐。按自己的能力,能双盘的就双盘,能单盘的就单盘。总之,一切以自然舒适为主)首先静心,放下平日一切烦琐之事,尽量不去想其它事物。接着轻闭嘴唇。然后接下来就开始调息,平缓而细长以后,就可以行下一步功夫,当然,心静而气自然平,应该以不调之调为最上。

2、等调到鼻息平和以后,就将双目微闭,从而内观自身。此时,以神注肾根之下阴跷一脉,即将神意之念等等停住于阴跷一处。阴跷在肛门之前,睾丸以后的地方,类同于会阴一处,但决不可等同于针炙学上的会阴一穴。正确位置即于会阴穴内上一寸三分,为其中心位置。

3、如此片刻以后,便将心神与内息提上虚无窍内,这个虚无之窍,在肚脐后面,腰部的前方,心口的下方与肾的上方这一带,位置广阔,千万不可以拘执某一处。  

4、然后就在虚无之窍内,停神安息。停神,就必须要神静,如果神燥而不安,那么就不能停,强停也必不在虚无窍内,而在窍外,无助于修练,并使神损而快耗,促短生命。或者是妄神、邪气与淫精混杂,其病主更深了。如此,乃是与修道之事有南辕北辙之歧。安息,就必须要调之有度而方才能安。息调平而神也就自得安静,神安静息也就能达内。息达内,就是内息,丹经中称为橐龠。内息呼之而不出喉,吸之而归于命蒂。从而又可达于踵。也就是庄子讲的:“真人之息以踵”。相接不断,绵绵若存,彻于涌泉,而往来不绝。初时停神安息于虚无窍内,应当以自然为主。如果心太过于严,那么就会使心火上炎,所以务必要顺其自然,但顺其自然,却不是听其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文火”。如果这时候心太散,那么就会使心液乱露而冷凉,所以务必要守住此自然,这在丹经中叫做“武火”。文火与武火的烹练,在丹法中是贯穿于始终的妙用。

5、如此调到内息匀称,然后勿忘而勿助。以内息而踵外息,即内息为呼,而鼻中吸气。以外息而踵内息,即鼻中呼气而内中为吸。

6、这时候,心如同虚空,因有息相依,那么就是真虚。又因有息相随,那么就是真空。真虚真空之间,静而又静,清而又清。气息也绵绵,心神也默默。至此要一切放下,人我皆忘。这一段功夫,在丹经中叫做“钻杳冥”。《道德经》中最根本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钻入杳冥,就是夺此成仙之信。杳冥中有精,然而钻得不深,便把握不住,但杳冥中也有气。只要我能一神独觉于其间,其气即为我的真息。一旦真息发现,薰心而有酥痒之感。我还要将此息按入虚无窍内,在那个空腔里,于是慢慢积累,从此命蒂生而阳气自长。如此之后,便可以开关运气了。

三、 杳冥要诀

钻杳冥,乃是身内的阴阳交媾,陆潜虚仙祖曾说:“交媾乃太上密秘之旨”。说到底,交媾就是至阴的本源,杳冥的根核。人要能够钻入杳冥,方才能够得成交媾。一旦入于杳冥以后,不交媾而也能够自动交媾。于是便从至阴中而生出至阳。

钻杳冥的功法,总之不出四个字“凝神调息”。这里所讲的凝神,是将先前已清之心,收而入于内境。心没有清时,眼不要内闭。先要自动而自勉,把他收回来,清凉恬淡以后,才可以收入气穴,也就是前面说的虚无之窍。然后将神坐于虚无中,不偏也不倚,如此就是凝神于虚。

调息一事并不难,只要心神一静下来,神随息而归于自然。我只是守之,顺之。然后神光下照,(闭目后,神静而自有神光下注)。如此便是调息。

但调息又不止于此,应该调度阴跷之息与我心之息相会于气穴中。调度的方法,应该顺其自然。只要将前面讲授的功夫修练好了,自然会令神在气中,而默注于元海,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我只是守其性,使之不散乱。存其神,而使之不昏沉,所以能够杳冥恍惚。

总之,心止于脐下,叫做凝神。气归于脐下,叫做调息。神息相依,我守其清净自然,就叫做勿忘,我顺其自然,就叫做勿助。

勿忘而勿助,以默以柔,只要呼吸之息(包括内息与外息)活活泼泼,心神自在,那么就可以钻杳冥。总之两句口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经过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间心息相忘,神气相融,便是不觉恍然而阳生矣!

四、 开关展窍总要心传

总结前面的功法,次序分别是:收心(静神)、调息、闭目存神,然后就顺之自然,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而全体皆忘。最后是进入混混沌沌,杳杳冥冥的境界。功夫到了这时候,就如同天气季节到了冬天,万物芸芸,都各返于它们最原始的根本时代。又如同一天中的夜晚亥时,所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天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45/4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出阳神必备条件的训练 下一篇修真入门九则(修真即修道,暨修道..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