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不丢之劲,主前进,为太极拳中最需要之基本内劲,由推手而来。初练时,两手不知所觉,犹如木棍。
渐复由手而臂、而胸、而背,以至周身皮肤,逐渐生有感觉。
有感觉始可沾粘。有沾粘,始可将敌吸住,为我所制。此种沾粘,须由高明教师引领之。
宛如蓄电池之过电,教师为一有电之发电机,学者为一无电之蓄电池,引领犹如过电。
功成则如发电机已将电输入蓄电池中,嗣后蓄电池亦能单独发电。俗称喂劲。
以其如慈母喂食于小孩,日久以后,小孩亦知自食方法。
故练习此劲至相当程度后,皮肤上有似云似雾之气,如漆似胶,一遇敌手,即不丢不离。
非但两手如此,周身皆然。其艺愈高者,气愈厚,而面积愈大。
但此气不能目睹,仅能自觉,或使具有同样功夫者,互相感觉耳。
故艺高之人,于推手时,一搭手即知对方程度。其理即在彼此沾粘圆圈面积之大小也。
此劲为练习太极拳推手中最重要者,初步必须练习,否则不能研究其他诸劲。
此为初学者不可不注意也。